一、广州市海珠区的文化 广州海珠区自古名人辈出,积累了丰厚的文化底蕴,遗留下大批宝贵的文化遗产。近年伴随着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邓世昌纪念馆等一系列重要文物的修复和建立,海珠区的文化品牌逐渐被“擦亮”。而随着广东建设文化大省步伐的加快,海珠区更不失时机地提出“文化立区”的概念,充分挖掘本地文化资源,加快文化建设,“冲刺”广州的“文化高
地”。
自古风雅之地海珠区遗迹旧址、名人故居和纪念性建筑众多:位于石榴岗的七星岗古海岸遗址是世界上深入大陆最远的古海岸遗址,具有“世界级”的海蚀遗迹;位于海珠区黄埔村的黄埔古港曾是清朝封关后国内惟一的“国际港”,是真正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此外还有体现明清建筑风格的琶洲塔、赤岗塔、云桂桥、利济桥等;有著名宗教胜地纯阳观、海幢寺和基督教河南堂;有岭南画派创始发源地十香园,在全国独树一帜的岭南画派大宗师居巢、居廉都曾在此生活并设馆授徒。广州与中国近现代史密切关联,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起义、甲午战争、辛亥革命及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等近现代史上一系列重要运动,都在广州刻下深深的印记。1847年,洲头咀人民“飞鸽传书”,自发进行抗英斗争,使得英国侵略者“租借”广州河南的图谋落空,此举成为和三元里抗英斗争同样辉煌的壮举。在甲午战争中壮烈牺牲的民族英雄邓世昌出生成长在海珠区。辛亥革命前后,民主主义革命先驱孙中山、廖仲恺、黄兴等都曾在海珠区组织革命活动;民国期间孙中山还两次在这里建立大元帅府,领导北伐战争和国民革命运动。海珠区副区长周树坚概括说,中国几大文化城市各有特色,到北京看明清,到西安看汉唐,到广州看近现代中国史。而在广州各区之中,到荔湾看广州风情,到越秀看老城古都,到“河南”则领略最密集、最深厚的岭南文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发展基础,成为海珠区确立“文化立区”战略的先决条件。
近年文气鼎盛在1995年被评为全国文化模范区之后,海珠区出台了“加强文化建设”的决策,最近又提出“文化立区”的思路,并和广州市社科院合作,对区内文化事业进行系统调研,制定具体的发展对策。为扶持文化产业发展,该区率先提出“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鼓励社会、企业、私人投资办文化产业。1999年,海珠区接管邓世昌纪念馆,并依托纪念馆建成了海珠区博物馆。从而形成“文、图、博”齐全的文化设施体系。该区的图书馆先后被评为“国家一级图书馆”、“国家文明图书馆”和“省特级图书馆”。建成不久的海珠区博物馆每年参观人数超过5万人次,成为最热门的区级博物馆之一。据了解,海珠区今后还拟投入过亿元,扩建区博物馆和邓世昌纪念馆,将之打造成广州最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景观。目前海珠区文化站中的70%都评上了省特级文化站,其余30%也都为省一级文化站。海珠区南华西街的文化建设不仅在广州,甚至在全国都有很大影响,该文化站“天天有活动,月月有安排,季季有高潮,全年不间断”,因此被评为省“十佳
”特级文化站。海珠区还有10个以上的街道成立了文联或协会,还有“区文化联谊会”、“炎黄文化研究会”、“文物收藏家协会”、“美术书法家协会”、“盆景雅石协会”和海珠艺术团、海珠合唱团等数十个文化团体。近年海珠区小海燕艺术团、小天使乐团、小精灵魔术团、少年东南亚舞蹈团等少儿文艺团体,多次获国内大奖,并应邀在国内外演出,成为闻名全国的文化品牌。海珠区还专门设立了30万元文艺创作专项资金,催生文艺精品。2000年该区创作了小品16部、歌曲20首,其中包括获得2000年和2001年全国群星奖金奖的《老火靓汤》、《梦戏》及粤曲弹唱《新娘借官》。该区老年舞蹈作品《哈罗!靓姨》也获得全国老年文艺调演金奖。
新译通翻译的业务范围
财经翻译、金融翻译、保险翻译、证券翻译、基金翻译;法律翻译;地产翻译、建筑翻译、工程翻译、地质勘查翻译;电子设备翻译、通信设备翻译、计算机翻译、网站翻译;能源翻译、电力翻译、石油翻译、煤炭翻译、天然气翻译、环保翻译;交通翻译、邮电翻译、通讯翻译、信息技术翻译;冶金翻译、黑色金属翻译、有色金属翻译、非金属翻译;化学翻译、化工翻译;生物翻译、医药翻译;机械翻译、通用设备翻译、机电设备翻译、矿山设备翻译、仪器仪表翻译;汽车翻译、航空翻译、航天翻译;文化翻译、教育翻译、体育翻译、卫生翻译、旅游翻译;文学艺术翻译、广播电影电视翻译、科学研究翻译;农业翻译、林业翻译、畜牧业翻译、渔业翻译、水利翻译;食品翻译、纺织翻译、服装翻译、家具翻译;造纸翻译、印刷翻译;气象翻译、测绘翻译、海洋环境翻译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