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
农牧界线是划分农区和牧区的地理界线。中国农、牧区大致的地理分界线是从东北斜贯西南,即东北大兴安岭东麓—辽河中上游—阴山山脉—鄂尔多斯高原东缘(除河套平原)—祁连山脉(除河西走廊)—青藏高原东缘。此线东南部由农牧交错区逐渐向以农为主或农业区过渡,此线西北部由农牧交错区逐渐向以牧为主或纯牧区过渡。此线两侧为农牧交错的过渡地带,即半农半牧区。
上述界线的划分,主要根据家畜生态环境与牧业生产条件;土地资源结构及其利用;牲畜的饲料和饲草来源;牲畜种类;本地家畜品种与类群;饲养类型与经营方式;放牧畜群结构;经营牧业的民族等因素。农牧界线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随着人口的增加,农耕区的扩大,中国农牧区界线逐渐向北推移,农牧矛盾日益突出。为此,对已划定的牧区实行禁止开荒、保护牧场的政策,在半农半牧区要求兴牧促农,以林保农保牧,农林牧协调发展。
农牧交错区又称半农半牧区指农业区和牧业区的交错或过渡地带。
我国的农牧交错区主要位于西部地区,包括阴山山脉、鄂尔多斯高原东缘、祁连山、青藏高原东缘两侧等。半农半牧区由于历史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农牧业在土地利用等方面长期存在尖锐矛盾,主要表现在垦荒过度而导致沙化,天然草地面积缩小,阻碍农牧业的协调发展。正确地选定该地区生产力发展方向,合理安排农牧业用地,是发展半农半牧区农业生产的主要途径之一。
农牧文化的形成——羌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藏、羌、彝、纳西等民族都和羌人有血缘关系,商代甲骨文中有关于羌人的记载。羌人虽以牧羊为主,但很早已从事农耕。随着历史的发展,很多羌人部落融入其他民族的同时,也把他们创造的农牧文化,融进该民族文化之中。隋唐时期,“羌族中居住秦、陇地区的逐渐融合于汉,河湟地区的逐渐融合于藏,可是还有一小部分居住于四川西北氓江上游的仍为羌族。”西汉时“西羌”是对羌人氏族部落的泛称,今日羌称已非古羌人,但他们的血缘关系却一脉相承。研究羌族的农牧文化特征,是探索青藏高原农牧文化的开端,也是探索高原民族之间血缘关系的必由之路。
羌族是亦牧亦农的民族,其先民早有原始农耕,是兼管农牧的部族。范鹘晔在《后汉书》中说,羌人“以产牧为业”;历史学者们认为:牧就是牧羊,产就是粗耕。他们以牧羊为主要生产,而以粗耕为辅,男子牧羊,女子粗耕,形成原始的男女分工。古羌人还从事狩猎,并善于驯化野生动物乃至猛兽。他们最早驯化毛用羊、山羊,把高原野牛驯化成托牛;把凶猛的“亚”,驯化成今日的“藏犬”。作物上他们把高原野生植物“来”培植成适于高寒地区生长的“青稞麦”,开创了农牧结合的、适于高原环境的农牧文化,对当时中原农耕民族也产生过重要影响。汉代,羌民在河湟地区开土成田,开渠灌溉,种殖稻禾;在西北及岷江上游“不只开垦荒土为耕地种植五谷,饲养家畜,而且修建桥梁,建设村落、繁荣城镇。”今日新疆若羌(古称偌羌)的地名,即源于古羌人部落。
羌笛是古老的乐器,塔吉克族的鹰笛、藏族的鹰笛、雁骨笛等都和它有源流关系,如羌笛乐器与羌笛一词,汉唐以来,尤其在唐代已广泛用于音乐与诗词之中,唐代王之涣《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等句,早已脍炙人口。后来,羌族开创的农牧文化,在藏、彝、纳西等民族结合本地区条件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农牧文化遂成为高原的典型文化。
翻译语种
英语
、日语、德语、法语、俄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韩语、罗马尼亚、波斯语、泰语、越语、蒙古语、捷克语、丹麦语、瑞典语、塞尔维亚语、印地语、马来语、印尼语、老挝语、缅甸语荷兰语、乌克兰语、匈牙利语、芬兰语、土耳其语、希腊语、乌尔都语、阿拉伯语波兰语、挪威语、爱尔兰语、希伯莱语.
翻译领域
计算机、化学、通信、医药、医疗设备、石油、能源、医学、冶金、建筑、物流、合同、法律、造纸、印刷、食品、图书、简历、报表、网站、生物、财务、保险、口译、配音、论文、纺织、科技、陪同、文学等 |